《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2

今天读完了《黑客与画家》的第一章,上次那篇读书笔记1是记录的译者写的序,一般看书我都是先看序,这里往往是一本书的精髓所在。我读书的速度依旧是很慢,即便是这一章在一年前,看过电子书版的。不得不说,即便是一年以后再看这一章,我依旧是和当年读这一章时的想法是一样的,感觉作者的一席话解释了自己脑袋中的各种为什么?

第一章讲的是书呆子为什么不受欢迎,虽然短短的十来页,但是我还是觉得,里面很多现象总结的很对,其中一点最为重要就是书呆子们其实并非是呆,而是因为对于和其他人相比,书呆子们追求的目标不同罢了。“书呆子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他们脑子里想着别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读书或者观察世界上面,而不是放在穿衣打扮、开晚会上面”。另外作者也阐述了为啥聪明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比如11岁到17岁,有着一生中最糟糕的人生经历,那是因为“11岁前,小孩的生活由家长主导,其他孩子的影响有限。孩子们不是不关心小学里其他同学的想法,但是后者不具有决定性影响”。在这一点上,我是深有感触,我的确是没有感到小学是痛苦,因为那时自己脑袋并没有很多东西,父母的指挥是你做事情的参照标尺,所以,小学可以用过的很幸福来形容,但是真正恶心的是从初三转学开始,我觉得我的生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还是非常怀念初一初二时的疯狂的,几个人在弄元铮集团,搞所谓的西天旅游文化,甚至是藏传佛教(尽管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其中的任何知识),但是不得不说那两年,真的是在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的是把精力放到了你喜欢的地方。而从初三开始,一切变化很大,我感到了周边人很怪异,大家都在拼命的为了学习而奋斗,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兴趣。而我却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不被欢迎的书呆子,就要伪装自己,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和为了让自己受欢迎这两种角色间切换,由于智商也不高,这就导致了两个事情都没有做好。我还是很深刻的记着我爸在初三的时候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看《黑客防线》《黑客X档案》以及其他的一些电脑书,纯粹是自己在找麻烦,等于别人学9门课,我是同等精力学了12门课,而多出去的3门课根本不考试,不记录到你的任何跟升学有关的记录中去。这种生活最大的弊病就是把原本对于学习的热情都击碎了。初四放弃了英语,高二开始有些不喜欢数学,尽管大学依旧因为喜欢数学报了数学专业,但是在数学系中,我反而更加的觉得数学变了味,这也就导致了大学基本没学数学。这一点,作者也说道了,“美国功利学校的平庸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度过了不快乐的六年,还带来了严重后果。这种平庸直接导致学生的叛逆心理,使他们远离那些原本应该要学习的东西。许多书呆子可能都与我一样,知道高中毕业多年后,才去读中学里的指定读物。但是,我错过的绝不仅仅知识几本书而已。我对许多美好的字眼都嗤之以鼻,比如‘人格’、‘正直’,因为成年人贬低了这些词。在他们嘴里,这些词似乎都是同一个意思——‘听话’。一些孩子因为具备所谓的‘人格’和‘正直’,而受到夸奖,可是他们不是呆得像一头大笨牛,就是轻浮的像一个不懂脑筋的吹牛者。如果‘人格’和‘正直’就是这样子,我宁愿不要它们“。我不得不说我跟作者说的是一样的,我现在也是极度的想再去回顾原来不想学的东西,尤其今年还有买过《数学之美》、《大数据》这样的理论味很浓的书,不是因为自己想要装逼给别人看,而是真的对这玩意感兴趣,喜欢这个东西,原来我讨厌学就是因为叛逆,严重的叛逆,认为自己不学这些依旧是OK的,这就导致了在现有的环境中更糟糕的事情发生,最显然的就是高考的失利。不过这也许让我能看透更多的事情,引发我更多的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以及让我对错过的事情有更大的信念想要再弥补回来。不过终究还是在一所不起眼的小学校里顺利的拿到了本科毕业和学士学位的证明,虽然这两张纸的价值几乎为0,但确实是很多人从初中开始就定为了努力的目标的说。

不得不说从初中开始,真正意义上(我的意思是臭味相投)的朋友就没有结交到几个,因为真的是找不到,每天都是感觉到天昏地暗,原来以为大学的社团可能会有我这样的另类出现,但是真实情况是,有另类的人存在,却很少,但对于我来说,有属于道不同那一类的。失望和孤独感是自始至终都有的,已经没有当年初二那种一群异类在类似垃圾场一样的环境中,鼓捣西天旅游文化那种感觉了,也没有了小学,和朋友在操场沙坑模仿电视上演的野外生存那样挖坑取火烤东西那样的事情发生了。

不过终究我还是恨乐观的,虽然在高二的时候一度不想再上学,想死。但是生活终究是自己要去面对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去做的,这也是我一直在遇到很折磨人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对自己说的最多的话。在这一点上,我看到了作者也是如此的乐观。